针锋对决的博客
针尖上也要分出个胜负
 https://blog.wforum.com/yqyp96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欢迎光临针锋对决的博客空间!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搜索>>  帮助  退出
我的名片
针锋对决
 
注册日期: 2010-04-29
访问总量: 5,204,76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安倍让这个国家给坑了?450亿美元
· 澳大利亚想把东盟10国当“炮灰”
· 英国撕破脸猛怼俄罗斯,刚刚直指
· 对外军售重要一步:日本积极竞标
· 朝鲜低头了!没想到的是美国却作
· 心疼普京30秒!关键时刻,土耳其
· 联合国也管不了,土耳其放话坚决
最新留言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琐碎杂事】
 · 来自解放军空降兵的特种部队!面前
 · 中国特种兵为什么强!看每天训练量
 · 吴京因战狼2遭逼捐,网友喊话咋不捐
 · 二战奇闻:英国轰炸柏林
【针尖上跳舞】
 · 这场联合军演还没进行,美国及众兄
 · 霸气!俄罗斯刚又搞了个大动作,这
 · 看到中国002航母即将试航:俄罗斯坐
 · 美军新一代未来轰炸机侵入大国领空
【寰宇时评】
 · 安倍让这个国家给坑了?450亿美元大
 · 澳大利亚想把东盟10国当“炮灰”?
 · 英国撕破脸猛怼俄罗斯,刚刚直指普
 · 对外军售重要一步:日本积极竞标泰
存档目录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5/01/2015 - 05/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网络日志列表 【5/01/2015 - 5/31/2015】
印武装对峙:印军一死一伤令新德里朝野震动! 2015-05-05 21:31:05

    1959年8月,中印边境(朗久)发生了首次武装冲突,揭开了双方军事对峙的序幕。印度军人的一死一伤,令新德里朝野哗然。

  事情最基本的实质是:中方认为边界未划定,我方是呆在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内;印方认为边界已划定了(就是中国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共政府都未予承认的麦克马洪线),我们是在自己的领土上受到攻击。

  像这样根本的分歧,凭双方火气冲天的来往照会事实上已无法谈得拢。人们不妨再参照另一宗事件 ――1960年7月,西藏军区边防部队在巡逻时不慎将一位前来洽谈盐粮交换的尼泊尔尉官击毙了,北京即向尼国道歉并赔偿5万卢比。而当时中尼的边界也并没有划定。中共的厚此薄彼,显然是对印方不假以词色,并随时准备以牙还牙了。

  印度方面完全不在乎中方的态度,在边境上全面推进,广设哨所,武装巡逻也一再深入禁地。印方何以如此有恃无恐?很奇怪的是它并非源自真正的军事实力,而是本着一种虚幻的“道德优越感”。万隆会议后,最耀眼的光环是落到了和平使者尼赫鲁的头上,周恩来只是他的配角,连整个中国也只是排行第二的老弟并领受着印度的恩宠和提携。

  这当然不是笑话,印度其时是不结盟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中国因中苏和中朝的政治、军事条约,根本无缘挤进这一集团,只能以观察员的身分出席。何况中共正内外交困,国际社会的禁运和制裁犹未有穷期,1960年的中苏决裂及席卷全国的大饥荒,更令中国的国力降到最低点……

  然而就在此时,印军先后在朗久和空喀山(边境西段)越界攻击,中共边防军虽一直奉命龟缩在实际控制线的20公里之后,并有与敌遭遇50米外不许打Q的规定,但对奔袭至眼皮底下的印军还是作出了火力回击(毙敌9人、俘敌7人)。

  9月20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对中方的尺冬哨所发动围攻。至10月中,中方已有47名官兵伤亡。中共中央及军委总部三天两头招集紧急会议,并都召来张国华列席。意气本有点消沉的毛泽东也抖擞起来,他显然乐见全党的注意焦点都从大跃进失败的阴影中转移到一场迫在眉睫的对外战争之上。毛亲自主持中央常委会,作出了“自卫反击战”的最后决策。身经百战的张将军要重披战袍了。

  绝地战将

  张国华指挥的18军,在国共内战时与国军的五大主力“整11师”和“181师”都展开过血战。181师是西北军的精锐,于1947年被18军的前身部队所歼灭;整11师是18军的死对头,曾捉对厮杀多次,最后整11师在淮海战役中被歼。

  18军虽没参加韩战,但1951年还跟藏军会战昌都。1959年“平叛”,一直打倒1960年底。可以说它是一支打仗年头最长的部队。但18军也不是没有弱点。初入藏时,毛泽东亲自许诺过驻军“三年一换”,不止一个“三年”过去了,丝毫不见换防的意思。加上内地家乡大饥荒,几乎家家都有人饿死,驻藏官兵军心浮动已非一日。中央军委对此也是知道的。所以,在中央常委会上,贺龙元帅说:“如有临阵脱逃的,要象内战时期那样,抓回来,执行战场纪律1徐向前元帅说:“要选兵选将,干部不但要军事上行,还要有政治头脑,要勇敢。”刘伯承元帅则说:“要明确,这次不是和他们的边防警察打,是和他们最好的、曾经参加过二次大战的正规军打。要告诫部队,不要骄傲。”

  张国华表示有信心打赢。罗瑞卿总长问根据何在?张说:“敌人虽然是印度的王牌军,但比不上蒋介石的主力。他们长期没打过仗,我们却刚刚平叛。他们没来过高山,我们却长年驻守高山……”
  毛泽东则对着地图沉思,他说:尼赫鲁的底牌是以为中国不敢打他。然后毛指着地图上印军的据点,用湖南高腔说:“扫了它1

  周恩来接着说,中国已将决策通知了苏联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没表示反对,还对中国驻苏大使说:苏联也得到了类似情报,如果中国受到了攻击,反击是很自然的事。至于美国,周恩来分析说,它不可能以很大的力量支援印度。

  张国华受命后即刻飞返前线,在战前军事会议上,对首战之21平方公里作战范围里的2000多印军,张说:“我的决心是,准备干掉他1300人,根本不要考虑伤亡,打一个补一个,始终保持四个战斗团满员。”他指示,军区指挥所前进到麻麻,由他亲自指挥东段达旺方面的战斗。必要时副司令员一级的干部可以下到团里去加强。张将军又问西藏工委的侯杰,能否在24小时之内运送50车炮弹到前线?侯杰面有难色:“190公里呀!路况你也清楚……”张怒目一瞪: “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围绕打仗,一切服从前线1

  侯杰指挥藏汉民工,马拉骡驼,攀过险峻的冰山绝谷,仅十多个小时就把军火送上去了。“军中无戏言”,我们可以看到,张将军这种灭此朝食的气概,对后来的战事进程产生了很直接的影响。

  这时,中央军委的诸将帅对这场边界战争相当审慎,发出了“慎重初战”的指示。中国和印度打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印军实力怎样?谁也没底。估计没有国民党的主力强,但也不能估计过低,最好死猫当老虎打。军委的意见是,初战只打沙则一个点,围歼敌人一个营,这是个很保险的作战方案。

  张国华作为一位沙场悍将,又长年驻守西藏,此时内地的现实是国库空空,张将军只是从文件里知道个大概,作为一个戍边“节度使”,他事实上置身于最复杂和棘手的政治之外。而这时刚刚从“七千人会议”后缓过气来的稳健派并不想再惹太多的麻烦,与邻国开战毕竟不是一碟小菜,小打一下,见好就收,当为上上之策。但张国华并不这样想,他认为吃掉一个营,不痛不痒,要打就要把印军的王牌第七旅连锅端!

  这一方案在前线指挥部也并非人人赞同,但张得到了政委阴法唐的支持。张谓:一般说来应先打弱的,但我们受地形限制,不如先打强的,吃掉主力,敌人就乱了,容易各个击破。张亲自点将从政治学院调回来参战的155团政委乔学亭也说:经侦察发现只打一个点部队拥挤,敌军还可能从两面侧射和出动增援,不如采取中央突破,穿插纵深,羌登、卡龙一齐打。前指的其他将官认为,仗既然打大了,战役发动的时间就要推迟两天,好让部队作更充分的准备。阴法唐政委则坚决反对,他说我军一万多人已进入阵地,不动烟火,再隐蔽两天,容易暴露作战意图。张将军说:不能再推迟,要敌人还没穿裤子就当俘虏!

  两种方案均电告军委,多数军头认为张国华是“冒险主义”,毛泽东却一言九鼎:“他是前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

  张得到尚方宝剑,即掷下军令:要打的好,打的狠,打的快,速战速决,务求全歼,不要怕伤亡,准备伤亡2000,打起来不受麦克马洪线的限制!

评论(0) 引用 浏览(7544)
发表评论
美日VS中俄:东北亚进入新冷战? 2015-05-04 21:15:18

     这次安倍访美,可谓出尽了风头。

     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家里请吃饭,奥巴马总统在白宫摆国宴,参众两院联席会议演讲,而且还坚持了自己不道歉的底线。

     讲讲话、吃吃饭,更多是做给外界看的,目的是告诉全世界日美同盟的亲密。与之相伴的还有其他声音。比如说,韩国慰安妇的抗议,《纽约时报》社论对安倍历史态度的批评。

     任何国家的领导人访美,都会有不同的声音。从整体看,从日本的视角看,安倍这次访美是一次成功的访问、圆满的访问,把日美关系带上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新阶段,如同美日开启了新的蜜月。

     政治上,一向是美国当大哥、日本做小弟,这次不仅延续而且加强。民主党执政时,鸠山由纪夫首相曾想对老大哥狠点,要求美军从普天间基地搬走,结果导致自己下台,现在安倍算是认清了形势,知道老大得罪不得。我做客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栏目时就此评论说,这次访问,就是抱大腿之旅。

     军事上,美日各有收益。美国要重返亚太,要实现亚太再平衡,可自身实力受限的情况下,需要日本承担更多责任。对日本而言,这正是成为军事大国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两国在修改防卫合作指针这个问题上一拍即合。两国防卫的范围从最初的保卫日本本土,扩大到周边,而今进一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防卫的对象,由最初的苏联,变成了今日的中国。

     经济上,美国筹建TPP,和日本的谈判困难重重。安倍此次访美受到如此高的待遇,我相信时在这方面做了让步,在关键的农产品和汽车进口方面,给予了美国让步。从而换来了美国的高规格礼遇。从这个意义上,有评论说安倍的待遇是用钱买的,也不为过。

     美日同盟强化的目标是谁?毫无疑问是中国。中国的应付方式和俄罗斯抱团取暖。如果说安倍访美是美日同盟进入蜜月时代的开始,那么, 习近平主席参加红场阅兵则标志着中俄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此看,东北亚的局势,有点像一战以前欧洲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峙。很多国际战略分析家对此忧心忡忡。而朝鲜,正是亚洲的巴尔干。

     客观地说,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杞人忧天。可当今局势和100年前大有不同。简而言之,全球化让战争的控制阀愈加难以开启,而核武器让战争的后果愈发严重,经济的一体化则让任何妄言战争的人都显得无知。

     因此,不要轻言战争,不要夸大风险。日美同盟强化,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出现危机,这不是零和游戏。日本人其实特别担心中美走进撇开它。美国在中日争端中,更愿意做一个调停者,它当然会偏向日本,但也不会一屁股坐在日本一边,帮日本人火中取栗。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融入世界体系后得以发展的,更愿意做国际体系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因此,东北亚局势虽然看似紧张,有新冷战迹象,但依旧是可控的、变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必过于悲观。

评论(0) 引用 浏览(6094)
发表评论
共有2条日志  当前为第1/1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跳转到: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06.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