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共有8个国家成功试爆核武器,其中5个被《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视为“核武国家”,根据获得核武的先后次序排列,这五个核武国家分别是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在我国核武器发展的五十年间,经历了从"两弹一星"到小型化核弹头、潜射弹道导弹、中子弹和新一代固体战略导 弹等。 期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一些方面更是收获颇丰:首先,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内爆式铀弹。当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 美苏欧争先报道这个爆炸性新闻,他们对我国核爆放射性尘埃进行证据搜集后,竟然发现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超乎他们的想象,因为这颗原子弹是一颗内爆式铀弹, 这意味着它要比其他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难度高得多。中国核武器研制起点高让国外很多军事专家没有想到的。 美日现在为何不敢轻易和中国打仗?归根结底我们要感谢这个中国人其 次,我国下一颗威力更大的氢弹距离原子弹发射仅有2年零8个月。纵观世界五个核大国,我国跨越原子弹到氢弹的时间是最短的。美国作为领头羊,花了7年零3 个月,作为它的冷战对手苏联也用了约4年时间,而它的坚定盟友英国更是用了4年零7个月,除此法国大概用了8年零6个月。再者,我国的两弹结合试验与核武 实现实用化。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在发射后都被发现存在巨大的质量问题,它们的实际威慑能力很弱,甚至西方媒体曾戏称它们为"有弹无枪"。为了 能够尽快实现核武器的实战化,我国所有工作人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顺利解决了这一障碍性难题。 另外,我国首颗原子弹的质量为1550千克,而东风二号导弹的原子弹弹头质量也有500千克,这意味着需使用大型弹道导弹才能投掷这样的核弹 头。最后,我国核试验的总体费效比很高。在中国 核武器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我国是五个核大国中核试验次数最少的国家。截止到1998年5月底,美国已经进行了1032次核试验,苏联和俄罗斯 也进行了715次核试验,同时法国进行了210次核试验,英国进行了45次核试验,而相比之下中国也仅进行了45次核试验,但我国的核试验总体费效比却达 到最高。 中国在试爆原子弹成功后,面临的是一个极为严峻而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中美俄三大国之间做出任何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激烈言辞和政策都将是十分危 险的,更何况美苏还在世界上渲染和编造中国拥有核武器后就会立即使用核武器的言论,美苏对中国的核武器政策是有疑虑的,还拿中国核武器威胁恐吓周边国家。 中国在核武器领域发展的如此迅猛,主要靠技术。众所周知,核武器作为世界上破坏力最强的武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瞬时释放出的巨大能 量来造成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而其中,氢弹作为核武器的一种,迄今为止只有两种构造:其一是美国提出的T-U构造,其二就是中国于敏院士的“于敏构造”。 作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贡献完成的“于敏构造”设计,实现了中国氢弹技术的零突破。如今很多国家都已不再生产氢弹,只有中国留下了世界仅存的 30枚氢弹。为何各国纷纷销毁氢弹呢?原因是氢弹的技术比较复杂,而且需要花费巨大的维护和保养费用,所以各大核国家更倾向于相对便宜的中子弹和原子弹。 中国的氢弹构造显然也考虑到了氢弹的成本问题,并且加上于敏院士贡献了一种特殊的技术路径,它可以使低成本维护与同时具备T-U美国氢弹一样的威力两样优 势结合在了中国的氢弹上,这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在氢弹技术上的一项“绝技”。于敏院士还提到,中国氢弹中最大当量为1500万吨,可以抵得上1000颗广岛 原子弹的威力,只要两颗,这个国家就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