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军队武警到巴基斯坦做“活雷锋”,可以积累巴民众对中国的好感,为后续企业进入、人流物流循环,扫除障碍。再者,熟悉巴国内的民情社情、风土人情,为以后可能的“抗*援巴”做好军事物质准备。 可能说的军机和军舰吧。军火交易嘛,属于商业范畴了,按惯例就有“返点”的,美、俄、欧那一个都跑不了。搞了市场经济也与“国际接轨”,也要做俗人哪。 不过这里的“返点”有两种情况。一种给个人的是“暗”的;还有一种给“集体”的,属于灰色的,例如我们提供卖方信贷(军援),但本国没有给配套的维修设备拨款,于是造价高估些,给些返点散银,回去可凑凑合合搞个维修厂。 仔细想想,这都是双赢的,那会是亏本买卖。如巴买我机、舰,会装上西方武备、航电等。过了几年,会发现国产“山寨”品出来了,再过若干年,还有超越甚至“创新”品出来。若再有出口,附加值提高若干倍,自用的也上了档次,你说话算不划算。 中巴已有联合演习,现在刚开始,规模很小,各派一个连。待巴国内局势稳定后,可以逐步升级,最后达到万人级规模,而且陆空联合,再进一步可以到巴位于印度洋沿岸地区,进行三军联演。 印度拟用45亿美元采购巡逻机和两栖战舰。霍霍,大手笔啊,对“军事现代化”的迫切追求,印度大把甩银子。从美国采购8架P-8I巡逻机,耗资大约21亿美元,引进技术在印度建造4艘两栖战舰,耗资大约35亿美元。 美帝当初逼迫穆沙拉夫下台,是想搞掉强人便于掌控巴军队。但没有穆沙拉夫的巴军队,美帝仍然指使不动。而且军队在没有强人以后,一遇风吹草动就到北京求援。以前来求援的是军界,现在政界经济界与军界齐齐一致。看看巴这次发大水(至今未退),政界在请求帮助救灾,军界也来了,中国还为此不得不分别派出代表政府间和军队间关系的两支队伍。 穆沙拉夫为代表的巴军队,其实对美国还是很有好感的,至少在武备上很相信西方的。这一次让军队的上上下下很伤心,关键时刻美帝不仅靠不住,而且还要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