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两大舰队齐会宫古海峡,其实也不是总部和海军“预谋”的,是舰队一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最初,北海舰队上报海司组建联合机动编队作环领海远航训练,海司批复只是附加了“环中国领海”(不是环大陆领海,必须东绕台湾)和“带动沿途海军各兵种”训练的要求,力图一次训练既能壮声威,又能带动沿岸部队的训练,达到多重目的。当训练计划送到南海、东海舰队时,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响应。特别是东海舰队,把本舰队的多舰种联合编队“隔离日美海上援台”的作战训练的原定时间作了调整,与北海舰队的远航训练合拍,上演了一场“两大舰队齐会宫古”的大活剧。这既是意料之外,因为对决策层来讲,还没有形成有意识的主动出击的设想;但也是意料之中,在舰队、支队甚至舰艇一级指挥官那里,对日本、南海周边撮儿蛮夷咄咄逼人的态势,是有切身感受的,也早就憋着一肚子火,有这么一个“自选动作”的机会,他们是决不会放弃的。 所以,北海舰队联合机动编队从舰艇集结开始,就成了沿岸航空兵、雷达兵、岸防导弹兵、观通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的“蓝军”,所经之处的常规潜艇、核潜艇、快艇等舰艇部队,也纷纷出海,与联合机动编队搞起了“无预案、背靠背”的对抗演习。联合机动编队就像一个“台风眼”,航行到哪儿,那儿就会有“兵马”来袭,形成一股训练的“台风”。这一路过来,既要对付天上飞的,海上行的、水下攻的,还要对付各种电子干扰,这也促使联合机动编队在航行中完全采取实战机制,不仅各舰实行24小时战备值更,即使指挥部首长也是“两班倒”,全时段指挥,随时应付各种复杂情况。 “不折腾”是说给别人听的,千万不能当真。 说的萧克是指五五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吧,太跳跃了。那时授衔评级,一看资历,二看战功,三看“山头”,再有些其他因素。结合这三者,萧克是大将(或元帅)资历,中将(或少将)战功,虽说是井冈山老人,但过草地时站错队,这么一平衡就成了上将。 还有一个最大的瓶颈,新舰的舰员来源。 一艘新舰入役,舰员配备都要从老舰抽调,老舰本身还要担负战备值班,骨干都抽走了,怎么办?现在人民海军是处于扩张期间,新舰老舰不是按对等入役、退出替换的,新的来了,老的还要用。新舰的舰员来源就是个大问题了。能操纵新舰艇的舰长、业务长、熟练的舰员,都紧缺。一个舰上没有几个有“刷子”的大拿,舰艇出门开出去也不放心啊。 就说一个称职的业务长,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的磨练,新型护卫舰、驱逐舰、潜艇由于是全新装备,这个时间还要长。022型因为懂行的业务军官严重不足,都启用高级士官代理业务长;新型驱护舰、潜艇远航时,很多岗位的业务长都是支队范围内调配的,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还是少啊。现在不是不均衡,而是很多岗位,如航海、观通与雷声、机电、枪炮、导弹、雷达、鱼雷,有舰载机的还有航空等业务长,全面紧缺,虽说早就实行“人等装备”,但是大批装备来时,人手还是捉襟见肘。 还有这等事:索马里海盗老巢被极端宗教武装力量占领 这股“伊斯兰党武装”来得很蹊跷,是哪路“溜子”,背景值得推敲。 其实整个海南岛可以改为军级前进基地(再挂一块海南省军区牌子),交给海军就可以了。132旅可以换装为陆战旅,将其他两个陆战旅、登陆舰支队、勤务船大队等也交给基地,西沙水警区、南海巡防区等都一并列入基地序列。 整合好了,就可以准备放手经营南海,大干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