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班,作战时步兵、轻火力相对好办。防空、火力压制,班模块不太好配置。执行任务时,如配置轻火力班、突击机步班、压制型机步班,达六七个以上,就是连规模,在信息化攻击作战中假设有0.5公里宽度,那么配备防空型班模块就比较麻烦,或者两辆红箭,或者一辆红箭、一辆25mm天戟,防空还是很吃力的。 美军在伊拉克战场,机步四师信息化到单兵,小模块化运用不是很成功。这里有指挥熟悉问题、作战方式运用,还有装备等问题。班模块化,说到底,就是可以做到精确投入兵力,对战场态势、信息情报的要求很高。一旦判断有误,前线指挥官很难补救。在机动中精确投入、在精确投入中又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适应战场瞬息万变的战况,这可能是合成编制部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一说,把问题扩大了,先止住。 军队改革确实有点迷茫,各国军队都如此。非传统作战需要面对,局部战争也不能不防备,边界、热点的低烈度冲突,也要能够对付,又加上这一切要放在信息化框架下考虑。大家都没先例可循,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必然。 我军有点特别,几次调整编制,主要是从“裁军”“减人”角度设计的,作战需要的考虑较少,留下的漏洞很多,没有乘着大裁军作调整。例如联合作战中的指挥、三军联勤,即使像裁人后的师改旅,还这几年刚刚在试验步兵旅的使用和战术,营连等更微观层面,可能都还没来得及摆上台面考虑。所以,这个讨论就有意义了。 47军中,原来19军的部队训练确实扎实,就是宣传做得不好。尤其55旅训练扎实、作风强悍。军区考核组,在别处考核部队,几个项目连续三天考下来,基本套路不出错就很好了。只有到了55旅,十多个考核项目连续四天滚动进行,无一项科目能难倒该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白训夜训完全按作战要求进行。军区的人看了都惊呆了,兰州军区还有这样的部队! 大山深处“守营兵”——访吉林房管处老头沟房管员马德臣 吉林龙井,看看这里是哪支部队撤走(销)后留下的营房,2006年移交的,光山地就有700多万平米,好大一片营区。炮10师在那里好像没驻扎有部队,边防团不会有那么大营区,再说吉林省军区边防团前几年不仅没撤还扩编了。龙井倒是有一个弹药仓库,但不在老头沟,战略储备库……很可能,朝鲜半岛的事情还没完,军事储备营区,还是要留着的,这一点福建前线也有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