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的是听命于美国的军政府,以前巴基斯坦军人统治时期,巴政府确实美国铁杆盟友。但第二次印巴战争,关键时刻美国中断援助,巴转身向中国求援,中国鼎力支持,把现役装备给了巴。 所以历史教训教育了巴各界,无论军人文人,要想保持国家独立、不被印度吃掉,只有背靠中国。美国折腾穆沙拉夫,不听话下台,换了文人政府,照样也是搞不定,原因就在于此。 巴政府只是独立国家的政治标志,本质上还没有完全实现民族国家,政府号令到了部落就不灵了。部落就是游击队(塔利班)的根据地,巴政府搞不定,美军也不可能搞定。美国扶持的阿富汗政府都与塔利班私下里谈判了,巴政府对塔利班当然以本国利益决定与其关系,不听从美国,所以美国就像搅屎棍,在那儿搅啊、拌啊,不停地折腾。 外部因素、被人利用,不能说没有。我认为主因还是印度对我军事力量快速提升、西部基础设施大规模兴建、与巴的经济军事等深入合作等的担忧,有点急火攻心。 可以设想,西藏从东到西都有了机场,青藏铁路即将进入日喀则,兵力投送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很多在克什米尔地区,中巴在这一线的军事合作也或明或暗的在此展开,还有对巴武器输出,印度拼了老命想取得的对巴军事优势,老是“差一步”,能不恼火吗。 我们的日喀则机场可以进入战备值班了,林芝、狮泉河机场都快要通民航了,再加上青藏铁路延长线,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三锅看了焦急啊! 这一地区是中印主要对峙区,别看高海拔,隔着的一道山岗、一条沟壑,就是国界。所以,这一带军事斗争异常复杂,我们的官兵在殚精竭虑的守卫国土,很不容易。 转述一个那里下来的老兵讲的故事。 有几个战士发生在争执区域进行警戒巡逻,遭遇阿三军人。以往的惯例是,在这种争执区域遭遇,双方以形成的脚印线及延伸线为临时巡逻界线,当天的巡逻不得过线。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是严肃指出对方的错误,避免正面冲突,各自巡逻。 有一次,一个老兵,在巡逻遇到阿三兵时,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居然唱起印度歌并与阿三跳起了舞!阿三也蒙了,一起跳。大家哈哈笑,一团和气。战士们拉着阿三的手,旋转,有些灵巧,有些笨拙。阿三高兴了,跟着我们的舞步跳。当我们歌声停止的时候,舞步停止的时候,大家的呼吸也仿佛要停止了。这里可是海拔 5000米以上啊。阿三休息了会,带队军官突然愤怒的吼叫起来,但是氧气的缺乏让他住嘴。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的舞步,带着他们,向印度方向前进了接近2 米。这个2米,意味着今天,这几个战士,为我们的祖国,夺回了超过4000平方米的神圣土地!但是,这紧张的短暂时间,让战士们的体力大量消耗。之后,每一个战士又坚持矗立警戒,硬是等着阿三狼狈撤离后才离开。其中的一个战士得了肺气肿,生命垂危,经抢救才夺回生命。 这个老兵因此得了一个三等功。 在高原走路,比平原爬山还要消耗更多体力,更不要说在高原爬坡了。长期驻扎身体才能慢慢,高原体能训练也与平原不同,我军高原部队几十年来总结出不少经验。 其实那些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才是那里最好的兵员,可惜的是那里大多数居住的是少数民族,认同感还没到家,所以每年不得不从内陆招大批新兵。 在通过引进俄罗斯装备以后,随着中国由“山寨”阶段走向自主研发,俄罗斯军火的大买家,大概也就剩下三锅了。三锅一门心思要把中国比下去,也只好上俄罗斯这条船…… 三锅的思维里,似乎没有“善”这个词。与周边国家,全部这担忧、那威慑的,恨不得把人家都吃了……这个德行,我认为是被英国人殖民搞坏了脑子。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中断,移植人家西方的思维,又搞得不伦不类,就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